联系我们   CONTACT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通达路36

号城建时代广场1516室

手机:18669970817 

传真:0539-8135593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公益刊载

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苹果从烂在地里到出口大卖!什么给了甘肃果农这底气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6-06-15 11:55:2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而交通运输则是短板中的短板,是贫困地区突破发展瓶颈的最大制约。

初夏时节,《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随交通运输部赴西北地区采访时,明显感受到,导致贫困地区始终难以翻身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路”,以及这里的百姓对“路”的热情。

“道路通,则百业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道路通,则百业通

6月14日下午,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这里山高谷深,生态环境脆弱。

“前些年最大的困难是没有路。”平凉市副市长张正对记者说,静宁盛产苹果,但就在2014年前,满山遍野的苹果因为运不出去,只能烂在田里。

“那时都是用‘三马子’(农用三轮车)往外运,运量有限。运到乡上,再换大车运到县上,损耗非常大。”张正说,自从2014年路修通之后,十几吨的大平板车就能直接开进村,运输成本降低了30%~40%。

在静宁县韩店村,50岁的村民赵有仓夫妇正在苹果园里施肥。“我家有7亩苹果地,以前用架子车拉苹果进城。去年通了路,大车进来拉,连运费都省了。”

静宁县韩店村50岁的村民赵有仓夫妇正在苹果田里。摄影/章轲

赵有仓说,“和水、电相比,现在路的条件好多了。大家都挺满意。每家的苹果都不愁卖不掉。”

和他家相邻的是常凤娣家的8亩苹果地,六七年前常凤娣还在兰州、内蒙古、新疆等地打工,“打工不赚钱,还特别辛苦。”她跟记者聊起天来,“2010年的时候决定回家种红富士苹果。果树成熟了,路也通了。去年毛收入有十几万元。”

在静宁县红六福果业有限公司,《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把优选的苹果装箱。该公司总经理王志伟称,村村通公路后,苹果销售价格比以往提升了30%,“过去每斤苹果卖三四元,现在能卖上五六元”。

值得一提的是,静宁县还创造性地开发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运营”的经营模式。红六福公司在紧靠乡村公路的地段开设了面积约300平方米的“乡村电商体验馆”。记者在显示屏上看到,工作人员点开淘宝网,上面已经有“静宁苹果”在销售。

路通了,静宁的果业发展也快了。静宁县副县长王运军介绍,目前静宁县果园总面积达到101.2万亩,是全国苹果规模栽培第一县。2015年,静宁县果品总产量68万吨,产值25亿元。如今,静宁果品已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6个国家和地区。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路通则百业通”的故事同样在演绎。

西吉县县长武维东介绍,“十二五”期间,西吉县交通建设投资83.2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3.6倍。2015年,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623.5公里。

省道202线西吉至毛家沟段一级公路的通车,带动了西吉百公里冷凉蔬菜基地的崛起。2015年,西吉全县完成冷凉蔬菜种植13.1万亩,其中:芹菜5.1万亩,胡萝卜3.5万亩,西红柿1万亩,蒜苗1.5万亩,其他蔬菜2万亩。

除了蔬菜,以往“赶不出大山”的牛也火了起来。在西吉县向丰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已存栏西蒙塔尔牛和安格斯牛1300头,月平均交易量达到400头牛,辐射带动周边320户村民发展养牛业。

静宁县“乡村电商体验馆”。摄影/章轲

 

交通运输仍是发展“短板”

“交通扶贫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范振宇对记者说,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有力地改变了贫困地区“山里山外两重天”的局面。不少贫困地区矿产、能源、旅游等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以宁夏为例,截至2015年底,全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万公里,比“十一五”末新增8700公里,增长50%,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占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的78%,实现了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所有建制村通公路目标,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8.3%。

“但贫困县脱贫致富、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仍面临巨大的挑战。”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许学民介绍,宁夏山川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泾源县、隆德县、海原县、同心县、盐池县和红寺堡区9个县(区)系贫困地区,灵武市、利通区、青铜峡市、中卫市、中宁县等5县(区)系革命老区。这些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许学民说,到2015年底全区尚有58万贫困人口,到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任务还很艰巨。

据本报记者了解,“十三五”期间,宁夏将计划建设农村公路5000公里、平均每年建设1000公里;五年计划新增农村公路2000公里,到2020年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8万公里。

加大对中西部和贫困地区投入

采访中,交通部农村公路局处长杨国峰介绍了甘肃省在保证道路养护资金方面的经验。甘肃省规定县级财政按照每年每公里县道14000元、乡道7000元、村道2000元的标准筹措养护资金,省级、市州财政各按照每年每公里县道7000元、乡道3500元、村道1000元的标准筹措养护资金。通过完善分级投入机制,较好缓解了农村公路资金供需矛盾。

但对贫困地区而言,地方财政投入捉襟见肘。

落后的农村公路给群众出行带来许多不便。图为一位背着小孩的妇女在快速通过滑坡路段。摄影章轲

固原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济丁反映,目前穿越固原的3条国家高速公路,仅有福银高速全线贯通,4条省际大通道均未联通。全自治区未通高速公路的5个县有4个在固原。

“铁路运量大,但建设更是严重滞后。”陈济丁说,目前固原市境内无高铁,也无城际铁路。

范振宇介绍,在资金保障方面,将大幅度增加中央投资投入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公路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公路建设补助标准,其中国家高速公路中央投资补助标准由“十二五”平均占项目总投资的15%提高到25%以上;普通国道补助标准由“十二五”平均占总投资的30%提高到50%左右;建制村通硬化路补助标准提高到平均工程造价的70%以上。他告诉记者,“对交通扶贫建设的投入规模没有调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