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通达路36

号城建时代广场1516室

手机:13805497603 

传真:0539-8135593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公益刊载

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总理报告中的“不足”说给谁听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6-03-05 20:09:39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时,总理特别提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容忽视。

梳理这几年的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都反省过政府工作的不足。2014年提出,“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公职人员中不廉不勤现象仍然存在”;2015年提出,“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纵向比较,今年在“不作为”“乱作为”之外,又多了“不会为”一项。

对工作不足反省的深入,意味着政府对自身角色的把握越来越精准。作为一个现代政府,哪些工作是守土有责,哪些应交给市场社会,应有明确的边界意识。“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可说是政府工作的“负面清单”,这些病症如果不能清除,那必将影响新一年政府目标的实现。而几个关键词汇,并非泛泛虚指,在现实中都能一一对应。

比如“不作为”,过去一年中央政府力推简政放权,但有些“权”放不下去,有些“权”下面接不住。重要问题即在于上下交接中,有没有“作为”的意识。放权的不能“恋权”,搞明放暗卡,接权的要“多走一步”,不能怕担责任。如此才能避免“好政策不落实等于白条”。

再如“乱作为”和“不会为”,两者往往相伴而生。随着反腐发力,官员“乱作为”的现象有所收敛,但随之一些地方也传出“反腐影响经济发展”的声音,与此同时,一些官员也开始抱怨“不会为”。其实就是在严峻反腐态势下,一些官员知道过去游戏规则不管用了,但对新的游戏规则心里又没谱,所以干脆不动。

这几种现象的本质,都在于一些官员没搞清自身定位。或者是该做的工作没做好,或者是越俎代庖把手伸向了市场和社会。近几年,反腐和简政放权等的大力推行,是在重新厘定一些模糊的边界,在调整中一些官员必然会有不适、会有抱怨,但转型是大势所趋,拖延不得。

“简除烦疴,禁察非法”,这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亲自写入的“金句”,可见简政放权仍是中央政府要大力践行的理念。而这理念能否真正落实,既取决于相关部门有没有积极的作为意识,也取决于能否制定科学的监督制度。对此,报告也提出了今年要“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

对于未来的局势,政府工作报告有清醒的判断,“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我们要做打硬仗的充分准备。”工作报告设定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备受关注。严峻的挑战,在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实际上也在倒逼政府施政能力的转型升级。

“政府包干一切”的时代早已成过去,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政府更清晰地界定自己的行为边界,守土有责而又不越界,让市场和社会充分发挥活力,才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为实现理想的经济社会发展目的而共同努力。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