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通达路36

号城建时代广场1516室

手机:13805497603 

传真:0539-8135593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公益刊载

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未富先老”国情未变化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11-07 10:36:23

      国家民政部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3日出席在江苏宜兴举行的2015国际社会养老事业发展合作论坛暨江浙沪养老服务业高峰论坛。其在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没有变化,各省份的养老服务业发展也存在区域不平衡的情况,为此全国老龄办正就此着力在制度和政策上进行研究和探索。

  据了解,中国1999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50年前后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8%。与许多国家养老社会化进程相比,中国的老龄化还呈现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贫困老人比例高等特点。

  王建军称,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人口老龄化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面对未富先老这种国情,以及养老服务业上的区域不平衡,全国老龄办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着力在制度和政策上进行研究和探索,有10个方面的政策规划可能在“十三五”期间要全面出台。

  此外,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地方各级政府也加快了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并大力发展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辅具、金融地产、饮食服装、休闲娱乐等相关老龄产业,推动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以江苏为例。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去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79.23万,占户籍人口的20.57%。江苏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认为,传统服务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有效覆盖如此庞大的群体,唯一的路径就是引入互联网+思维,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思想促进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融合、精神关爱等养老服务的全面提升。

  与江苏毗邻的浙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民办养老机构贷款的财政贴息政策,进一步减轻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压力。

  “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如果得到稳妥和持续的解决,也是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王建军表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人在家庭安则社会安,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和关心中国的养老事业发展问题、中国的养老问题。

  今日论坛上,还有来自美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社会组织负责人和老龄工作者受邀到会,他们围绕“制度创新与融合”的主题展开交流和探讨。

  【相关报道】“全面二孩”能扭转“未富先老”局面吗?

  未来网北京10月30日电 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周孝正早在2010年就曾呼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刻不容缓。

  2011年3月,政协委员王玉庆曾表示,全面的二孩政策或许会在2015年全面放开。

  2012年11月,《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发布。二十多位专家经过两年多调查研究后建议,在中国应在2015年全面开放生育二胎的指标。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卫计委表示,2015年的二孩生育政策正在制定中,不排除届时全面开放二孩政策。

  工业化是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的必然结果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文章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中等发展国家和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而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人口出生率的急速下降。

  同时,中国还面临一个现实的困境: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不是自然降低,而是通过计划生育这一强制性政策达到的,这就导致我国青少年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其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在下降。同时,因为人口结构的不合理,老龄化社会急速到来,今日的中国“未富先老”。

  武汉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副教授尚重生也表示,出于经济以及多方面的原因,加上中国正在步入深度老龄社会,单独二孩政策的生育效果并不明显。出于国家人口战略的重大考虑,这些年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在不断改进,但是此次政策的调整还是慢了一点。不管怎样,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是扭转“未富先老”局面的及时补救措施,是国家做出的正确决策。

  “这次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是党中央思想开放、决策民主和危机意识的体现。”王文章表示。

  “全面二孩”是否会出现婴儿潮和人口膨胀?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全国都在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年代,中国却有四个地方实行了“一对夫妇可以生两个孩子”的政策。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以及山西翼城,成为了试点政策的“幸运儿”。

  如今近三十年过去了,这四个地方不仅没有出现人口爆发式增涨,人口增长率依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且与全国多地出现的新生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相比,在这四个实行二孩生育试点的地区,新生儿性别比都在正常范围内。

  虽然按照政策,生活在这里的民众可以生育二孩,但是事实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了“只生一个好”。出于教育、经济负担等方面的考虑,这些地区的生育意愿也在逐年下降。

  尚重生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人们生育欲望在降低,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之后也不会出现人口剧增的问题。

  周孝正也表示,育龄独生子女多为80后,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一年里,中国并未迎来生育高峰。在低生育意愿的状况下,中国不会产生人口膨胀。

  中国人民大学翟振武教授曾在《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中谈到,假设中国在2012 年立即全面放开二孩,育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也能达到60%,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将推迟12年降到8亿以下;而到2050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将比维持现今生育政策低4.6%。

 全面放开二孩,国家要做哪些准备?

  王文章认为,从“计划生育”变成“促进生育”,国家首先要在社会服务、教育、医疗、保险等多方面提供便利的条件。

  “从目前来看,中央有财力来做好这些准备工作。”王文章表示。

  尚重生则表示,“国家应该给生二孩的公民一些补贴,同时给予更大的鼓励。”他觉得,当下已经不是“多子多福”的时代,因为生育的成本太高了。

  “按照平均水平来算,一个孩子从孕育到出生大概需要5-8万的费用,建议国家给愿意生二孩的家庭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给予最大程度上的医疗服务。”

  尚重生还称,如果国家能创造条件,在物质上给予生育二孩家庭补助,这个政策才能真正地落地开花、生根结果,达到预期效果。

  周孝正认为,除了全方位政策支持外,国家一方面要激励夫妇的生育意愿,同时要深化教育、户籍等体制改革,照顾低收入群体,让他们有能力生育二孩,这样才可以保证国家可持续、可持久发展。

  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将给社会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历时35年,经历了比一代人更久的时间,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落下帷幕,退出了历史舞台。

  新登上舞台的全面二孩政策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周孝正认为,这是一个无需过于担忧的问题。

  2014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总和生育率为1.4,也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平均只有不到两个孩子。

  在周孝正看来,正常的生育率水平应该达到2.2甚至更高:“一个家庭生育两个孩子,才能达到人口的平衡。”

  “总理曾经表示,深化改革就要有壮士扼腕的决心。这次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深化体制改革的决心。”周孝正评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