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通达路36

号城建时代广场1516室

手机:18669970817 

传真:0539-8135593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公益刊载

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各种炒菜油的门道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11-27 16:30:50
当人们还没从“红肉致癌”的惊讶中醒神时,一条食用油的新闻又让不少人吓了一跳:“用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做菜,可能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这里就给大家说说炒菜油的门道。
      无论是猪油、牛油、黄油,还是豆油、橄榄油等,本质上都是脂肪。各种油脂的主要差别,除了风味之外,主要是脂肪酸种类和比例之间的差异。
      第一类:高亚油酸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很高,亚油酸丰富,难以凝固,耐热性较差。代表油脂是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
      这类油脂不适合做高温爆炒,更不适合做油炸食品,否则会逐渐产生大量氧化聚合的有害物质。此类油脂最适合做炖煮菜,用于炒菜则要尽量别让锅冒很多油烟。
      如把一部分动物油换成这类油脂,能降低血胆固醇总量,但不能改变“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比例,因而不能明显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第二类:均衡型。各类脂肪酸比较平衡,其中油酸最丰富,低温下会浑浊,耐热性好于第一类。代表性油脂是花生油、米糠油(稻米油)和芝麻油等。
      花生油富含维生素E,风味好,耐热性也不错,适合用来做一般炒菜。不过,由于花生易污染黄曲霉毒素,且毒素特别易溶于油脂,所以一定要选等级高的优质产品。
      芝麻油的优势在于“香”,而使用传统压榨法或水代法生产,使其保全了维生素E、抗氧化物质芝麻酚,以及磷脂和植物固醇等有益于控制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成分。芝麻油只适用于凉拌、蘸料,或做汤时添加。
      第三类:高油酸型。单不饱和脂肪酸多,油酸丰富,耐热性较好。代表性油脂是橄榄油、茶籽油、杏仁油、牛油果油等。
      橄榄油是名声最好的油脂,含70%以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对控制血脂有益,只是其中维生素E含量不高。
      不是所有橄榄油都不能加热,而要分品种。淡绿色、橄榄青涩味浓郁的初榨橄榄油的确不适合加热炒菜,但淡黄色、经过精炼的普通橄榄油产品用来炒菜炖菜则没有问题。
      国产茶籽油在营养成分上完全不逊色于橄榄油,既可以用来日常炒菜,也可作拌凉菜的色拉油。
      第四类:饱和型。饱和脂肪酸相当多,稍凉一点就会凝固,耐热性最好。代表性油脂是棕榈油、椰子油、猪油、牛油、黄油等。
      棕榈油为深橙黄色,富含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且起酥性好,故常被用在各种煎炸食品和点心当中。
      椰子油较独特,它的耐热性最好,适合煎炸爆炒。而其所含的月桂酸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人体对它进行氧化分解的速度更快。有研究提示,在同样热量和同样脂肪数量下,椰子油可能更不容易让人长胖。
      第五类:平日少见的坚果油和种子油。如核桃油、榛子油、亚麻子油等。它们通常是直接压榨制取,保持了原料的香气和营养价值,可用来做凉拌菜,或涂面包片等,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健康作用。
      所谓不同油脂的替换,主要指在一、二、三类的不同类别中替换,否则所得到的脂肪酸基本一样,耐热性也一样,起不到实际替换作用。
      较理想的方式,是用不同耐热性的油脂来做不同菜肴。如用棕榈油和椰子油来做煎炸、爆炒食物;用花生油、稻米油、精炼橄榄油等做一般炒菜;用亚麻籽油、芝麻油和核桃油做凉拌菜。
      至于饱和脂肪酸太高的第四类油脂,除运动量很大的人,或很少吃肉的人之外,不建议经常食用。每天吃肉和奶类食物,其中都会含有饱和脂肪酸,再加上花生油、稻米油里的少量饱和脂肪酸,已能获得足够的饱和脂肪酸成分。
      要强调的是:1.无论选哪种油,每日用量均以25克为宜。2.平时做菜要尽量降低烹调温度,避免冒出油烟。油烟本身就是PM2.5的来源,且有致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