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银发教育”多些政策扶持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05-21 18:51:30
近年来,老年人的需求逐渐从物质向精神转变,上老年大学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然而一些瓶颈问题却导致了老年大学供需矛盾异常突出,阻碍了老有所学。老年大学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场地、经费和设施各方面都急需改善。比如在浙江宁波市老年大学,尽管现有61个专业、143个班级,预计招生人数超8000人,但远不能满足需求。
据调查,目前,老年大学的主要资金来源依靠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但纯粹的政府拨款比较有限,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老年大学扩建校舍、提高硬件设施、聘请教师、扩招学生等一系列问题的最大瓶颈。因此,从长远来看,老年大学要持续发展,必须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投资问题。可在实际操作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如在民间资本雄厚的浙江,至今鲜有社会资金尝试老年大学项目,一部分企业把原本福利性的老年公寓转为商用的房地产项目。
此外,我国尚未制定《老年教育法》,管理体制还未理顺,对老年教育的财政投入机制也尚未明确,政府对民办老年教育机构政策支持少,现有的民办学校在夹缝中生存。
因此,笔者建议,各级政府如能把老年大学建设纳入整体社会发展规划,出台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把老年教育师资纳入大教育体系,建立老年教育师资库,明确老年大学教师地位,把有一定老年教育年限和资历的教师,纳入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等范围,“银发教育”必能焕发勃勃生机。
同时,老年大学自身还需要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把握老年教育的特殊性,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据调查,目前,老年大学的主要资金来源依靠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但纯粹的政府拨款比较有限,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老年大学扩建校舍、提高硬件设施、聘请教师、扩招学生等一系列问题的最大瓶颈。因此,从长远来看,老年大学要持续发展,必须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投资问题。可在实际操作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如在民间资本雄厚的浙江,至今鲜有社会资金尝试老年大学项目,一部分企业把原本福利性的老年公寓转为商用的房地产项目。
此外,我国尚未制定《老年教育法》,管理体制还未理顺,对老年教育的财政投入机制也尚未明确,政府对民办老年教育机构政策支持少,现有的民办学校在夹缝中生存。
因此,笔者建议,各级政府如能把老年大学建设纳入整体社会发展规划,出台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把老年教育师资纳入大教育体系,建立老年教育师资库,明确老年大学教师地位,把有一定老年教育年限和资历的教师,纳入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等范围,“银发教育”必能焕发勃勃生机。
同时,老年大学自身还需要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把握老年教育的特殊性,改进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