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烈士太孤单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04-22 15:37:13
“陈通标烈士抗战时期参加新四军,牺牲时年仅24岁……”近日,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中学600多名师生,来到陈通标墓前祭奠英烈。陵墓修建人、65岁的庞军宪动情地向大家讲述着烈士的故事。
2009年,老干部庞军宪从村中一位老人那里得知,该县平桥镇团圆山村后山上有座杂草丛生的墓,葬着一位名叫陈通标的抗日烈士。有过13年军龄的庞军宪到县民政局查档案,果然找到有关记载。“不能让烈士太孤单,我至少可以给他一块整洁宁静的安息地。”庞军宪决定为烈士建墓立碑,供人们凭吊和瞻仰。
他看中一块依山傍水的山地,自费租来机器开山挖土。那一阵子,他每天用摩托车载着老伴儿,带上锄头和畚箕,把山上的土一点点运出来。一个月后,地平整出来了。他专门跑到周边及县内的革命老区,学习烈士墓的建设。他把陈通标的事迹刻在碑上,又买来柏树和桂花树栽在墓碑四周。后来,他又在墓碑后立了一尊手握钢枪的烈士雕像。6年来,庞军宪先后花费20多万元,完善烈士墓的后续建造。
今年清明节前后,陈通标烈士墓作为红色文化基地,共接受13批、3200余人次前来祭扫。“每次看到墓碑前放着映山红和各种小花,我就非常激动。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有价值的事!”庞军宪说,“我现在的任务是义务当好宣讲员,讲述好革命故事。”
2009年,老干部庞军宪从村中一位老人那里得知,该县平桥镇团圆山村后山上有座杂草丛生的墓,葬着一位名叫陈通标的抗日烈士。有过13年军龄的庞军宪到县民政局查档案,果然找到有关记载。“不能让烈士太孤单,我至少可以给他一块整洁宁静的安息地。”庞军宪决定为烈士建墓立碑,供人们凭吊和瞻仰。
他看中一块依山傍水的山地,自费租来机器开山挖土。那一阵子,他每天用摩托车载着老伴儿,带上锄头和畚箕,把山上的土一点点运出来。一个月后,地平整出来了。他专门跑到周边及县内的革命老区,学习烈士墓的建设。他把陈通标的事迹刻在碑上,又买来柏树和桂花树栽在墓碑四周。后来,他又在墓碑后立了一尊手握钢枪的烈士雕像。6年来,庞军宪先后花费20多万元,完善烈士墓的后续建造。
今年清明节前后,陈通标烈士墓作为红色文化基地,共接受13批、3200余人次前来祭扫。“每次看到墓碑前放着映山红和各种小花,我就非常激动。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有价值的事!”庞军宪说,“我现在的任务是义务当好宣讲员,讲述好革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