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芷:不让贫困孩子失学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11-06 13:42:37
“奶奶,还能认得出我吗?”“奶奶,我们好想你啊。”福建省直机关医院保健病房里,一群孩子围绕在一个老人的病床旁。老人名叫高君芷,今年95岁,是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离休干部。老人身旁的孩子,虽然来自不同地方,年龄也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高君芷的孙女。
烽火中走出的知识分子,她对失学女童有着独特的情感
高君芷出生于福州一个书香世家。1947年,她与爱人黄周坤一起投身地下革命事业。战乱岁月里,她亲眼目睹了许多女童因为没有书读而无法自立自强,最终被贩卖或被迫早早嫁人,成为愚昧落后思想的牺牲品。1991年,她领到自己书法作品的100元奖金,便毫不犹豫地将其寄往中国少年儿童发展基金会。此后二十余年来,她持续捐资,且长期与孩子们保持联系。
“上世纪90年代,我岳母每月的退休金也就两三百元,她是把自己的生活费省下来给孩子们读书。”谈及高老的助学行为,她的女婿杨永章表示理解,“她曾因日本侵略而饱尝失学之苦,过往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她,成为她资助农村女童重返学校的最初理由。”
为见孩子一面,85岁的她在山路上颠簸了7个小时
大田县太华中心小学“春蕾班”的女学生不会忘记那个秋日的下午,满头银发的高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下大巴车,出现在校门口的场景。“高奶奶静静地站在那里笑着看我们,我这才知道,原来一直默默帮助我们的‘阿姨’,其实是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奶奶。”学生詹新妹说着说着,眼圈红了。
见到高奶奶,孩子们兴奋极了,50个小小的身影在她身边挤来挤去。“我对你们提三点要求:要有爱国心、责任心、同情心;作为女性,应当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你们现在有了文化,要帮助身边的人脱盲,要懂得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孩子们听着奶奶的教导,有的轻轻点点头,有的静静思考,有的竟泣不成声。
“奶奶,我能抱你一下吗?”人群中,一个瘦小的身影站了出来,“这是我们为您叠的千纸鹤,祝您平平安安。”高君芷感动地握着孩子的手,说:“谢谢孩子们……”这位送千纸鹤的女孩叫李晓红,如今已大专毕业,并进入了三明电力系统工作。
拿出20余万资金帮扶,却25年没买过一件像样衣服
“其实这些年,好多邻居都陆续搬进新居,她却一直住在年代久远的二手房里,生活用品都是选最便宜的,最好的一套带薄绒的衣服是她的‘专用礼服’,只有出席重要场合时才拿出来穿,一回到家,就马上洗好收起来。”杨永章向笔者透露,虽然生活简朴,但高君芷对孩子上学的事却丝毫不敢耽误,“头几年,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靠书画作品的稿酬来资助孩子。这几年,经济状况才好转一些,陆陆续续资助了二十余万。”
2012年下半年以来,因心脏衰竭,高老长期住院,医院也曾多次下病危通知书。几位她资助过的女孩闻讯从外地赶到福州,围在病床前热泪盈眶。“没事的,只要你们好好念书,快乐成长,奶奶就高兴了。”她总是这样安慰孩子们。
如今,在高老的感召下,国家电网福建管培中心自发成立了“高君芷助学基金”和“高君芷助学基金”青年志愿队。高老以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的身份捐款15000元,帮扶对象也从最初的失学女童扩展为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2012年至今,基金会累计募集善款10万余元,先后资助了32名失学儿童和7名贫困大学生。
烽火中走出的知识分子,她对失学女童有着独特的情感
高君芷出生于福州一个书香世家。1947年,她与爱人黄周坤一起投身地下革命事业。战乱岁月里,她亲眼目睹了许多女童因为没有书读而无法自立自强,最终被贩卖或被迫早早嫁人,成为愚昧落后思想的牺牲品。1991年,她领到自己书法作品的100元奖金,便毫不犹豫地将其寄往中国少年儿童发展基金会。此后二十余年来,她持续捐资,且长期与孩子们保持联系。
“上世纪90年代,我岳母每月的退休金也就两三百元,她是把自己的生活费省下来给孩子们读书。”谈及高老的助学行为,她的女婿杨永章表示理解,“她曾因日本侵略而饱尝失学之苦,过往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她,成为她资助农村女童重返学校的最初理由。”
为见孩子一面,85岁的她在山路上颠簸了7个小时
大田县太华中心小学“春蕾班”的女学生不会忘记那个秋日的下午,满头银发的高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下大巴车,出现在校门口的场景。“高奶奶静静地站在那里笑着看我们,我这才知道,原来一直默默帮助我们的‘阿姨’,其实是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奶奶。”学生詹新妹说着说着,眼圈红了。
见到高奶奶,孩子们兴奋极了,50个小小的身影在她身边挤来挤去。“我对你们提三点要求:要有爱国心、责任心、同情心;作为女性,应当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你们现在有了文化,要帮助身边的人脱盲,要懂得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孩子们听着奶奶的教导,有的轻轻点点头,有的静静思考,有的竟泣不成声。
“奶奶,我能抱你一下吗?”人群中,一个瘦小的身影站了出来,“这是我们为您叠的千纸鹤,祝您平平安安。”高君芷感动地握着孩子的手,说:“谢谢孩子们……”这位送千纸鹤的女孩叫李晓红,如今已大专毕业,并进入了三明电力系统工作。
拿出20余万资金帮扶,却25年没买过一件像样衣服
“其实这些年,好多邻居都陆续搬进新居,她却一直住在年代久远的二手房里,生活用品都是选最便宜的,最好的一套带薄绒的衣服是她的‘专用礼服’,只有出席重要场合时才拿出来穿,一回到家,就马上洗好收起来。”杨永章向笔者透露,虽然生活简朴,但高君芷对孩子上学的事却丝毫不敢耽误,“头几年,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靠书画作品的稿酬来资助孩子。这几年,经济状况才好转一些,陆陆续续资助了二十余万。”
2012年下半年以来,因心脏衰竭,高老长期住院,医院也曾多次下病危通知书。几位她资助过的女孩闻讯从外地赶到福州,围在病床前热泪盈眶。“没事的,只要你们好好念书,快乐成长,奶奶就高兴了。”她总是这样安慰孩子们。
如今,在高老的感召下,国家电网福建管培中心自发成立了“高君芷助学基金”和“高君芷助学基金”青年志愿队。高老以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的身份捐款15000元,帮扶对象也从最初的失学女童扩展为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2012年至今,基金会累计募集善款10万余元,先后资助了32名失学儿童和7名贫困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