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理发师的二十三年坚持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09-09 09:17:19
在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和平路街道桃园第一社区,有一位义务为社区贫困老人理发23年、传递正能量的“活雷锋”,她叫王淑兰。
王淑兰的父亲去世早,她19岁就挑起了家庭重担,在理发店靠一把剃头刀维持生计,一干就是30年。退休后,突然闲下来的她看到社区里很多年事已高的老人因行动不便,被理发这件不大不小的事困扰着。于是,她决定重拾老本行。
王淑兰的理发手艺好,服务热情,不仅小区内的老人爱找她理发,周边小区的老人也常常找她。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王淑兰主动上门为其服务。今年春节前,家住桃一社区16幢的姚奶奶给王淑兰打来电话,让她给老伴剪个头。王淑兰说:“老姚今年80多岁了,常年卧病在床,一直在我这儿剪头。看着快过年了,他不好意思麻烦我,便请外面的师傅理发,没想到被剪掉了眉毛。”“还是你来给我们剪吧,让人放心”,这是许多老人常说的一句话。在老人们眼里,王淑兰不仅仅是一位称职的理发师,还是他们最信任、可以谈心说事的知心人。
王淑兰有晨练的习惯,常常六点钟不到就出门,锻炼完就早早回家。大家总问她:“这么早回去干吗?”她总是说:“万一有老人锻炼完了想来剪头,没人在不就白跑了,我还是早点回去吧。”
王淑兰的心脏不好,血压也有点高,老伴和女儿劝她不要做了,好好在家休息。但她因为放心不下那些老人,一直这样坚持着。忙碌了一天,王淑兰的腰隐隐作痛。老伴一边给她揉腰一边说:“你这是何苦?自己找罪受。”在王淑兰看来,社区里的老人都是老主顾,有感情了,不忍心丢弃他们。
23年来,王淑兰已经记不清为多少老人理了发,但老人们始终记挂着她。王淑兰说:“不管怎样,只要我剪得动,就会一直剪下去。”
(潘春华 徐晨晨)
王淑兰的父亲去世早,她19岁就挑起了家庭重担,在理发店靠一把剃头刀维持生计,一干就是30年。退休后,突然闲下来的她看到社区里很多年事已高的老人因行动不便,被理发这件不大不小的事困扰着。于是,她决定重拾老本行。
王淑兰的理发手艺好,服务热情,不仅小区内的老人爱找她理发,周边小区的老人也常常找她。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王淑兰主动上门为其服务。今年春节前,家住桃一社区16幢的姚奶奶给王淑兰打来电话,让她给老伴剪个头。王淑兰说:“老姚今年80多岁了,常年卧病在床,一直在我这儿剪头。看着快过年了,他不好意思麻烦我,便请外面的师傅理发,没想到被剪掉了眉毛。”“还是你来给我们剪吧,让人放心”,这是许多老人常说的一句话。在老人们眼里,王淑兰不仅仅是一位称职的理发师,还是他们最信任、可以谈心说事的知心人。
王淑兰有晨练的习惯,常常六点钟不到就出门,锻炼完就早早回家。大家总问她:“这么早回去干吗?”她总是说:“万一有老人锻炼完了想来剪头,没人在不就白跑了,我还是早点回去吧。”
王淑兰的心脏不好,血压也有点高,老伴和女儿劝她不要做了,好好在家休息。但她因为放心不下那些老人,一直这样坚持着。忙碌了一天,王淑兰的腰隐隐作痛。老伴一边给她揉腰一边说:“你这是何苦?自己找罪受。”在王淑兰看来,社区里的老人都是老主顾,有感情了,不忍心丢弃他们。
23年来,王淑兰已经记不清为多少老人理了发,但老人们始终记挂着她。王淑兰说:“不管怎样,只要我剪得动,就会一直剪下去。”
(潘春华 徐晨晨)